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83|回复: 0

持續深化醫改 護航百姓健康

[复制链接]

1万

主题

5

回帖

5万

积分

管理员

积分
52275
发表于 2024-11-18 09:55:54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      持續深化醫改 護航百姓健康

  悠悠萬事,健康為大。

  12年前,一場醫改風暴在三明掀起。從治混亂、堵浪費到建章程、立製度,再到治未病、大健康。如今,三明醫改已邁向從「治已病」到「治未病」的3.0階段。

  6月6日,國務院辦公廳印發 《深化醫藥衛生體製改革2024年重點工作任務》,明確提出要推廣三明醫改經驗,支持指導三明醫改向縱深推進。

  經過12年探索創新,三明醫改成為全國醫改的開路先鋒。但醫改永遠在路上,三明市將始終堅持「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」理念,持續深化醫療、醫保、醫藥協同發展和治理,全方位、多層次地夯實醫改根基,讓這條走出福建、走向全國的醫改之路更自信、更通達、更可持續。

  醫藥改革 藥品回歸治病功能

  看病貴,曾經是困擾百姓多年的難題。

  家住三元區的一位農村居民小魏患有脊髓性肌萎縮癥,這是一種由脊髓神經運動元退行性病變,進而導致骨骼肌、全身肌萎縮的遺傳性神經肌肉罕見病。

  多年來,因脊髓性肌萎縮癥發病率很低,特效藥物少。諾西那生鈉註射液是全球首個用於治療脊髓性肌萎縮癥的藥物,原來一針高達69.97萬元。昂貴的藥價讓小魏有藥卻用不起,只能長期選擇保守治療。

  2021 年,經過國家醫保局8輪 「靈魂砍價」,諾西那生鈉註射液降到了一針 3.3萬元的「地板價」,降幅高達95.3%。自該藥被納入醫保報銷目錄後,小魏看病貴的「包袱」被卸下,使用9支特效藥,經醫保報銷和醫療救助後,個人負擔僅為3.58萬元。目前,小魏已大學畢業,並成功融入社會。

  小魏用上「天價藥」的背後是三明市探索醫藥改革,讓藥品回歸治病功能的生動實踐。2012年4月,三明市將醫改「第一板斧」砍向了虛高的藥價,對 129 個「療效不確切、價格很確切」的輔助性、營養性的所謂「萬能神藥」進行重點監控,藥品費用得到有效節約。

  隨後的數年裏,三明市實行了「一品兩規」「兩票製」,建立了跨地區藥品(耗材)聯合限價采購「三明聯盟」,治理流通領域藥價虛高,嚴格控製「大處方」「大檢查」,規範用藥行為,「騰籠換鳥」理順醫療服務價格等一系列改革措施。一板板斬斷醫院與藥品利益鏈條的「斧頭」鏗鏘有力,隨著「以藥補醫」機製的破除,藥品流通環節中層層加碼的亂象被解開,三明市藥品治病功能逐步回歸。

  利益鏈條被斬斷了,藥價的虛高水分被擠掉了,改革的「紅利」很快顯現出來。目前,三明采購聯盟成員涵蓋18省的52個地市、4個國家醫改試點縣(市),覆蓋2.1億區域人口。三明市醫院藥品耗材收入占比也由改革前的60.08%下降 到目前的30.3%。

  醫保改革 理順醫保管理體製

  「醫改給我們老百姓帶來的最大實惠,就是看病確實變得更便宜了。」市民鄧阿姨感慨道。

  今年3月份,鄧阿姨在三明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進行了右側全髖關節置換術,醫療總費用為3.6萬多元,自費不到 1.3萬元。同樣的手術,醫改前總費用要超過5萬元,自費2萬元左右。

  鄧阿姨享受到的這一「醫改紅利」有賴於三明市持續深化醫保體系改革所取得的成效。醫保在整個醫療服務體系中,既聯供方又聯需方,是推動醫改的「主引擎」。為破解三明醫保管理存在橫向上「製度碎片化」、縱向上「體製不順暢」等問題,2013年,三明市進一步理順醫保管理體製,推行「三保合一」,在全國率先將城鎮職工醫保、居民醫保、新農合三類醫保 經辦機構整合成市醫療保障基金管理中心,實行垂直管理。隨後,又將藥品集中采購職能並入醫保中心, 實行「招采合一」,充分發揮醫保機構在藥品采購中的主導作用。

  「簡單來說,就是由衛健部門和醫院『點菜』,醫保部門負責采購和『買單』,共同替百姓管好醫保基金的『錢袋子』。」市醫保局相關負責同誌說。

  為引導百姓正確就醫,控製不合理醫療支出,三明市還積極發揮醫保基金的杠桿作用,推進醫保支付方式改革。目前,三明市已形成了在總額控製下,以C-DRG收付費為基礎,按項目、床日、日間手術付費等多種支付方式共存的多元復合式支付方式,有力地推動了醫院收入模式和行為轉變,有效地控製了病人醫療經濟負擔。

  一項項改革舉措,有力有效,醫保體系改革也秀出了亮眼的成績單:2011年至2023年,全市22家公立醫院城鎮職工醫保住院報銷比例由72.26%提高到76.09%,個人自付12年僅增加229元;城鄉居民住院報銷比例由46.25%提高到67.93%,個人自付不增反降74.47元,同時保障了醫保統籌基金可持續運行。

  醫療改革,醫生回歸看病角色

  醫療服務價格是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。

  10月31日,三明市醫療保障局發布了《三明市醫療保障局關於專項調整(第一批)醫療服務項目價格的通知》,調低糖化血紅蛋白測定、N端-B型鈉尿肽前體(NT-ProBNP)測定等2個項目價格;增補高通量測序(2基因和低於4種腫瘤用藥指導)、高通量測序(3基因和4種腫瘤用藥指導)、高通量測序(超過3基因和4種(含)以上腫瘤用藥指導)等3 項醫療服務項目二級價格。

  這僅是三明市不斷發揮關鍵性杠桿作用,通過調整醫療服務價格優化醫療資源配置,引導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的縮影之一。2012年以來,三明市按照「總量控製、結構調整、有升有降、逐步到位」的總要求,先後自主實施11次價格調整,調整項目價格10379個(含重復項),實現了醫院已開展醫療服務項目全覆蓋,累計增加醫療服務收入86.55億元。改革以來,全市公立醫院醫療服務收入占比從18.37%提高到目前的47.41%。

  醫生是推進醫改的主力軍。為了讓廣大醫生的理念與行動同群眾的健康訴求同向而行,扭轉過去醫院偏離公益性「軌道」,醫生「跳出」看病角色等問題,三明市啃下改革「硬骨頭」,在政府承擔醫院投入保障責任的基礎上,以正向激勵機製為切入點,以醫院分配製度改革為突破口,建立了一整套對醫院黨委書記、院長的年薪製考核辦法。緊接著,改革醫院工資總額核定辦法,打破人員工資與科室創收掛鉤的分配模式,實行全員目標年薪製、年薪計算工分製。

  多年來,三明註重發揮薪酬製度「指揮棒」的作用,先後三次調整完善薪酬製度,醫生的平均年薪從改革前2011年的5.65萬元增加到2023年的19.56萬元。2023 年三明市公立醫院職工滿意度位居全省第一位。

  能力提升,健康「紅利」惠及萬家

  「因慢性闌尾炎反復發作3年,我曾到過市級醫院就診,但因子女長期在外地工作,自己又不識字,加上安砂距離永安市區將近46公裏,出行不便等原因,使得手術只能一拖再拖。」70多歲的邱大爺說。

  為滿足基層群眾的就醫需求,三明市第二醫院安砂分院投入30余萬元改造手術室,並通過「請進來(總醫院醫生下沈)」及「送出去(前往總醫院進修)」等方式,不斷補齊短板,提高自身的醫療服務水平。

  「如今,手術不用去市裏的大醫院,在安砂就能做,實在是太好了。」闌尾切除術後第二天,恢復良好的邱大爺開心地與親友分享道。

  這僅是三明市持續推動醫療資源下沈的縮影之一。為解決醫療資源分布不均衡、醫療資源流動不順暢、就醫秩序不合理等問題,三明市以組建總醫院(醫共體)為載體,以實施醫保支付方式改革為切入點,不斷整合縣、鄉、村三級醫療機構資源,優化醫療衛生服務網絡,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和保障水平。2023年三明市患者滿意度位居全省第一位。

  依托醫共體,推動人才、資源、病種「三下沈」的同時,三明市還高位嫁接中山一院、廣安門醫院、上海瑞金醫院等高水平醫院,加快省級區域醫療中心以及閩西北區域中醫醫療中心建設,持續提高三明的醫療服務水平,進一步滿足人民群眾「看好病」的需求。
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深圳晨信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-是一家正规的教育科技公司

GMT+8, 2025-5-5 23:51 , Processed in 0.066839 second(s), 21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5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